可是,如果孙权真的“请降”了,结果怎么会如此和谐呢?难道不应该是放弃地盘、解除武装、北面称臣才对吗?所以我严重怀疑,“请降”之说是陈寿老先生的笔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请和”,即孙权主动求和,然后双方暂时修好,各自罢兵。
孙权之所以主动求和,想必是战况对他不利。而曹操之所以马上就答应了,想必是战况即便对他相对有利,但他也无心恋战,只想赶紧班师回朝。
当年三月,曹操命夏侯惇、曹仁、张辽等人驻守居巢,然后就引兵而还了。既然是主动出兵攻打,且战况有利,为何不乘胜进击,获取更大的战果,而要匆忙班师呢?
答案或许是:曹操此次出兵,目的并不是要打败孙权、夺取地盘,而纯粹只是“炫耀兵威”而已。换言之,就曹操的动机来看,这一战的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军事意义。
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曹操才会大举出兵,却又匆忙班师呢?
很简单,此时的曹操,正在加紧为“改朝换代”这件大事进行布局,所以他既需要对外“耀兵”以营造声势,又必须尽快回朝把一切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