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休假据《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 ”意思是公务人员上了4天班,第五天则放假洗澡更衣,修发刮脸 到了东汉,这个制度又有了放宽 《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当时的公务人员除高官外,一般都集中在官衙膳宿,平时不能回家 这个规定不但可以洗澡更衣、修理形象,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探亲访友,夫妇团聚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从5日一天改为10日一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末一天休息 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有“十日驱驰一日闲”之句 除每旬一天的法定假外,每年的“清明”、“冬至”还放1至3天假,回家祭祀祖宗,称之为“至日” 宋朝公务人员的休假制度更加宽松 据《文昌杂录》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中元、夏至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 ”宋朝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各级官署,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停止公务,公务人员回家过年省亲,要到次年正月二十日才返回衙门“开印”办公 这样,他们全年的实际休假达到98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较之宋元有所改变 月假仍是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共可放假18天,每年休假只有50多天 清朝的休假制度前期基本上沿袭明朝,后期开始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仍按本国的习惯,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产生了认同感 上海《申报》就此发表评论说:“西洋诸国礼拜休息之日,亦人生之不可少而世事之宜行者也 ”在中国,最先实行星期天休假的是福州船政学堂,继之如清政府的学部、农工商部和外务部 这些部门本来就是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开设的,公务又多与外国人交往,为了有利工作,这3个部门便于1906年正式实行星期天休假,成了“开风气之先”的官衙 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制度 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 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 如每工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日 由于中国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实行每周休息两日 法定节假日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国际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人社部2019年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 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⒈享受年休假的范围和对象:⑴享受年休假的范围为全省党政群机关及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⑵享受年休假的对象为上述范围内参加工作满1年以上,且已转正定级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⑶年休假的假期中国国务院12月7日举行的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该条例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下是中国政府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 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探亲假是指给予与配偶和父母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回家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的制度 中国自1958开始实行探亲制度,1981重新修订颁布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正式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未婚者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根据人社部2019年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⒈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⒉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⒊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⒋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⒌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⒍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目 前,国务院尚未颁布带薪年休假办法 劳动部199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实行新工时制度后,企业职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实行 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可以按照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一、元旦: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二、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 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 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