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子神秀作的诗偈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惠能作的证道偈则别有见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首诗偈,前者是用渐修的功夫去污除垢,是以身求道的境界,是“有”身相,是有为法;后者是用顿悟的功夫明心见性,是以心悟道的境界,是“空”心相,是无为法。神秀认为万法是实有的,万象是真实的,身当寂如菩提树,无一物色,心则净如明镜台,去垢生光;以加行的愿力去除心性的种种污染,这其间是有身、有树、有心、有台、有拂拭、有尘埃的,是“有”。惠能则认为万法皆空,身心、菩提、明镜都是假名,在“即心即佛”的绝对境界里,佛佛唯传法体,师师密付本心,毋须修持造作,本来无垢无染;所以悟道之后应是大休大歇、大破大立,这其间是无身、非树、无心、非台、无拂拭、无尘埃的,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