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译 文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登上帝位,尊八思巴为国师,授予他玉印。下令让他创制蒙古新文字。八思巴完成之后将文字呈献给忽必烈。这种蒙古文字只有一千多个,韵母共四十一个。其中用相关声母结合成一个字的,有“韵关法”;用两个、三个或者四个韵母合成一个字的,有“语韵法”;其要点就是遵循谐声的原则。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下诏颁行于天下。诏书说:“我考虑到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语言是用来记录事情的,这是古往今来通行的规则。我们国家发端于北方,风俗崇尚简单古朴,还没来得及制作文字,但凡运用文字,都是沿袭使用汉族楷书以及畏吾文字,来表达我们的言语意旨。考察辽、金,以及邻近一些国家的情况,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现在文教治国渐渐发展兴盛,却缺少文字,对于一个朝代制度而言,实在是不够完备。因此特意命令国师八思巴创制了蒙古新字,用它来翻译书写一切文字,只是希望能言语通畅、顺利说明事物而已。从今往后,凡是颁布诏令文书,都要用蒙古新字,并附以各国文字。”于是升八思巴的尊号为“大宝法王”,再赐给他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