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成教授坚持比较教育学科的必要性,认为比较教育专业学者之间的争论和质疑是为了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但对于非本专业的具有一定行政职务者对本学科的质疑或指责,则不必与之计较。教育学的发展同样存在争议,需要教育学研究人员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这些问题,也需要不同教育学科(当然也包括比较教育)的研究人员的参与。专业教育学者应坚持各自研究领域的立场与信念,创建各自有特色的学派。④褚远辉等人认为,尽管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教育科学各门具体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任务,但比较教育学凭借其“借鉴”“比较”“跨文化性”"跨国性""异域性"和"多元性"等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①
(二)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与路径
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探究的热点话题,新时代下人们关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路径有了更深的见解。陈时见教授等人认为,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成为其他学科借鉴和运用的方法论思想,安德森等人将功能主义引入比较教育研究,经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以及施瑞尔等比较教育学家的不断借鉴、运用和发展,在比较教育社会科学化的道路上始终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②程晋宽教授等人则认为比较教育学自其生成的那刻起就带有批判的精神,尤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批判方法。比较教育研究的批判方法派别主要包含以“批判二元论”思想构建的问题分析框架和问题解决法,批判与民族志相结合的批判民族志法,批判与诠释学相结合的批判诠释学方法。③同时提出将生活体验研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不仅充实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而且能够使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更为关注教育现实生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