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瓷器
中国的瓷器与丝绸齐名,古代西方人既称中国为“丝国”,又称为“瓷国”。唐以后中国瓷器开始外传,但数量十分有限,因为它主要靠陆路由新疆运至中亚、波斯、阿拉伯一些国家。宋代瓷器已臻成熟,从质地和外观上都更胜于唐瓷,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烧制瓷器的名窑,各种特色各异的瓷器深受人们的喜爱。宋代海上贸易空前繁荣,一批又一批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携宋瓷由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达波斯湾,再转运埃及,最后极少部分才辗转至欧洲。物以稀为贵,当时中国宋瓷在欧洲价值连城,据说“撒克逊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曾通过外交谈判,用600名魁伟健壮的御林军卫兵从普鲁士国王威廉手里换回127件中国瓷器,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件奇闻”。[91]
宋代瓷器西传,埃及为中转站,它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自8世纪起就属阿拉伯帝国,其人口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两宋时代许多埃及商人就频繁往来于中埃两国之间,他们把从中国运回的瓷器及其他货物,除一部分满足自己需要,剩余都被转运到地中海沿岸的许多欧洲国家。考古学发现埃及的福斯特(开罗古城)遗址中,发掘出了许多宋代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浙江余姚上村越窑出产的凤凰纹画花、莲瓣形浮雕、皿底内部莲花纹和圆足底等花样的青瓷片,也有画花飞鸟纹河南临汝汝窑青瓷片和莲瓣形河北曲阳定窑白瓷片。不仅如此,埃及阿拉伯艺人从法蒂玛王朝(969—1171年)开始仿造宋瓷,这些仿造的瓷器在福斯特的遗址中发现不少(瓷片)。不难想象当年这些“假冒”的中国宋瓷在欧洲市场上会时常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