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主编给了她一个三千字的通讯让她编辑一下,再写个审稿意见。虽然在医院当过编辑,但内部发行的报纸不能跟《军人生活》这样全军性的发行好几万份的刊物相比。她是借调,第一篇稿子编得如何很关键。
她看了第一遍,一个错别字都没发现,稿子一看就很成熟。纸样上没有痕迹,这肯定不行。
她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发现小标题不新颖,她没敢轻易动;看第三遍时,发现配图中军人的领花戴反了。
第四遍看完,她改了小标题,把配错的图一一标出,然后写审稿意见,既肯定了稿子的长处,又指出不足。这一切做完,她拿着稿子就要去找主编。起身出门时,忽觉不合适,便走到周老师桌前,说:“周老师,我初次编稿,您看看我这样编行吗? ”
“好,你先放这里。”
一个稿子编多长时间,她不清楚。第二天了,周老师又迟迟没有回音,她怕主编认为她编稿速度慢,对她有看法。
借调可真是如履薄冰,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
一直煎熬到下午上班。她给周老师倒水,小声问稿件的情况。周老师拿出稿子,做出肯定,说:“第一次编到这程度,很不错了,但里面涉密的武器装备不能写,我给你一一标出了,还有,要注意规范运用编辑符号,不能在文字上随意划线,要让稿件清楚。”说完,给了她一本《军事编辑学》。